讓中國防雷產業走向世界
本文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公司簡介 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光防雷”),總部產業園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部園區天宇路19號。
公司注冊資本為3.2億元,職工人數近千人,是中國雷電防護行業的龍頭企業。業務領域包括浪涌防護、電子元器件、無線接入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新能源、軌道交通、國防航天等行業,為全球各行業領先客戶提供可靠和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中光防雷以“為我偉大的中華民族爭光”為愿景,作為國內最早的雷電防護企業之一,自1987年成立來,在雷電防護領域潛心耕耘三十余年,具備雄厚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能力,主編/參編32項國家標準,并從2002年開始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標準討論,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中國防雷企業。2015年中光防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414),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以雷電防護為主產業的上市企業。
中光防雷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一類出口企業、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樣本企業、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創建企業、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產品質量示范單位、四川省誠信守法示范企業、四川省企業質量信用AAA級企業、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
16年前,深圳的夏夜。 窗外,五彩斑斕的霓虹燈不停閃爍;窗內,端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辦公室里的王雪穎陷入了深思。 就在剛才,父親來電話談起了遠在成都的中光公司發展近況:在成都高新西區新建的廠房快完工了,訂購的生產設備已經在發貨中……王雪穎與父親時常通電話,聊生活、聊工作,而最近父親來電話的次數明顯增多,關于公司發展的談話內容也多了。王雪穎知道,這是父親在試探她的想法。
學生時代,王雪穎在電子科技大學就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期間,她勤奮刻苦順利取得密碼學與計算機應用碩士學位,還獲得校內外許多獎學金。從學校出來,她非常珍惜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工作機會,并渴望在計算機與密碼的空間發揮自己的學業特長。 作為原科工單位的專家,父親50歲辭職“下海”,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從“兩間庫房當作坊”起步,已發展成國內雷電防護行業的知名企業。
為了讓中國防雷產業走向世界,父親付出了全部時間和精力,如今父親已經70歲了,一直想找接班人。她是家中的獨女,父親打電話的意思很明白。 恍忽間,父親手寫的“為我偉大的中華民族爭光”11個遒勁的大字從腦海中閃現,王雪穎仿佛看到了父親期盼的眼光,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個月后,王雪穎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辭別深交所,回到闊別4年的成都…… “薪火”傳承 王雪穎不想頂著“老板女兒”的光環做事,她想真正地了解公司。
與父親商量后,中光公司銷售部多了一名衣著普通的新員工。整個公司沒人知道這名新員工的真實身份,但看到的是這位個子不高的女員工,頻繁走動在生產線、科技資料室……這名新員工也不失時機地向老員工們請教,聊市場、問產品、咨詢技術資料問題。新員工微笑滿面,態度誠懇,老員工們也愿意和她打交道。
幾個月后,王雪穎與父親進行了一次深入談話。她認為,中光已經打開了一片天地,在避雷針、防雷接地和防雷工程方面在國內小有名氣,但受傳統雷電防護行業相對較冷僻、產品應用層級較低端的影響,企業缺乏產業升級的動力,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調整業務方向。“我們應該加大與國際知名企業的業務合作關系,爭取成為跨國優秀企業的核心配套廠家。一方面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和產品研發能力,一方面借助大企業的發展不斷壯大自己的產業……”王雪穎的想法竟然與父親不謀而合,她敏銳的觀察力贏得父親贊許的目光。
“只要方向正確,哪怕風高浪急,我們也要去魚最多的地方去打漁;哪怕崇山峻嶺,我們也要去金礦最豐富的地方去挖礦!”王雪穎的想法,堅定了父親的決定。其實父親早些年就在配套海外業務方面進行了嘗試,但一直沒有打開局面。真正要做海外客戶的業務,談何容易?國外公司對產品要求非常高,進入跨國供應鏈門檻的難度非常大,而且外國客戶普遍對于國內產品質量的信任度不高。面對各種近乎嚴苛的要求,以及與國內截然不同的商務交往習慣,不少國內企業在嘗試以后,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王雪穎一旦認準了方向,就頭也不回地扎了進去,擔任了中光公司配套事業部項目經理,主要負責海外配套業務的拓展。可靠的質量,是海外銷售的前提和保障。2005年底,國內第一條SPD自動化生產線在中光公司建立起來了。隨之建立起來的,還有一整套質量保證體系。產品不良率直接控制在百萬分之二以下。
海外客戶來參觀,非常驚訝,中光這樣一家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竟然如此重視產品生產能力和品質保障能力。 正當大家滿懷期望的認為業務將成時,客戶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口海外地產品和供應商必須對環境和人員健康負有高度的責任。海外客戶的高標準、嚴要求,使得王雪穎對于讓中國制造的防雷產品走向世界有了愈發強烈的責任感。
在她堅持不懈的組織推進下,一條條嶄新的生產線在明亮寬敞的標準化廠房中依次鋪開;公司在體系保障能力上也再上臺階,成為當時國內首家通過體系“三認證”的防雷企業。看著中光公司不斷提升的品質保障和產品生產能力,不斷完善的體系建設和工藝技術能力,聽著王雪穎自信的講解和說明,信任與微笑出現在了客戶的臉上。
中國品牌高質量標準的形象贏得了客戶的認可。 海外訂單像雪片飛來,國內客戶在看到中光公司產品備受海外青睞,也紛紛加大了訂單量。從此,中光公司的海外配套業務完全打開了天花板,創造了連續十年保持快速增長的業內傳奇。看著公司在王雪穎的管理下,逐步走上國際化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的快車道,父親終于放心了。 當父親宣布退居二線并發布“父女”消息時,員工們吃驚不已:“完全沒看出來是老板的女兒啊,真的太拼了!” 行業“標桿” 配套大客戶的成功,更加堅定了王雪穎以創造高端品牌產品為公司戰略定位的發展思路。
在科技研發方面,王雪穎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能力。為此,她以父親組建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加大投資力度,匯聚了一批學科齊全、專業全面、層次合理的高素質研發人員。如今,公司技術人員已逐漸發展到兩百多名,約占員工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其中包含多位高級工程師,10年以上防雷行業經驗的技術人員近百名,資深通信設備研發人員數十名。
王雪穎親自參與公司核心科研項目——《雷電防護的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項目》的研究。該項目與清華大學和廣東氣象局共同合作,將產、學、研進行了有機整合。項目獲得巨大成功,研究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榮獲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基礎研究方面,父親理論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深深地影響了王雪穎。她與研發人員溝通時反復強調:沒有扎實的理論根基,就沒有原創技術的突破;沒有實際環境的第一手資料,產品參數就沒有現實依據。為此,公司耗費巨資,在海南三亞、云南西雙版納、江蘇盱眙、四川巴朗山、龍泉山等地,分別建立了野外雷電觀察站和接地試驗場,開展自然雷電觀測和接地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數據積累,收集到了許多寶貴的實驗數據,部分研究成果已經被成功應用到多個行業雷電防護方案的制定和新產品的研發及標準制定。
在標準化和知識產權方面,王雪穎始終認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都要依托標準先行。父親在國家、省、市乃至海外的標準布局讓她感觸頗深。公司一直致力于引領國家雷電防護行業的進步,主編、參編各類標準近50項。其中,國家標準就有30多項。由于積極參加設計防雷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并且多次擔任國家雷電防護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公司也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創新實踐基地”。每次向客戶和來賓介紹公司的標準化工作時,大家都由衷地發出欽佩的贊嘆!2015年,在父親的見證下,王雪穎代表公司與中國標準化協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光公司的標準化工作再上一個堅實的臺階。公司還獲得各種專利上百項,包括發明專利三十多項,以及多項國際專利,其中有部分專利還被評為“成都市專利金獎”。
在產品可靠性方面,王雪穎堅定地認為,只有對出廠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做好每一件產品的售后服務,才能讓客戶獲得最好的服務體驗。在父親的支持下,王雪穎一方面不斷擴建公司原有實驗室,升級成為通過國家CNAS認證,以及UL、TüV、ETL目擊試驗室認證的檢測中心;另一方面,對公司上百個產品系列、上千種產品型號開展國內外檢測機構的第三方產品認證,包括CB認證、ETL認證、UL認證、cTUVus認證、CE-LVD認證、CE-EMC認證、TUV認證、RCM認證、CQC、泰爾認證、CRCC認證產品、FCC認證,以及RoHS整機檢測和工信部符合性認定。
“我們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這是王雪穎在與國內防雷同行交流時常說的一句話。 在國內,父親和王雪穎四處奔走,積極開展與國內多所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的聯系,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且聘請了一批院士、博士、資深教授、著名專家作為顧問,共同推動民族防雷事業的發展。在國外,她和父親積極參與APEMC亞太電磁兼容會議、APL亞太國際防雷會議、ICLP國際防雷大會、ILPS國際防雷論壇等國際防雷學術活動。同時,她還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EC TC81、TC37A組織中擔任委員、也是ITU-TSG5國內對口研究組成員,為推動中國產品、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0年,王雪穎與時任國際電工委員會雷電防護技術委員會(IECTC81)主席克里斯汀·布克紐博士合作編寫并出版了《雷電科學史話》一書。該書一經出版,即刻在國內外讀者中激起強烈的反響,獲得業界一致好評。 “再次”出發 隨著企業發展實力的壯大,王雪穎有了更大的發展思路: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助力企業更好的發展。
2015年5月13日,中光防雷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滬深兩市唯一以雷電防護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上市,不是企業發展的終點,而是企業發展的新起點。在與父親商議后,王雪穎提出了“再出發戰略”:秉承堅持雷電防護為主產業的持續發展宗旨,圍繞自身基礎技術能力及核心客戶市場,在拓展經營范圍、延伸產業鏈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并在電子元器件、無線小基站等非防雷領域,為全球客戶提供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
2017年,開始鐵路與軌道交通行業和5G通信領域的戰略布局;2019年,拓展海外業務能力,加強自主出口業務能力;
2019年,開始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的布局;
2020年,涉足新型電子元器件及相關產業;
2021年,布局電子集成線路及相關產業并增資全資子公司,繼續拓展經營范圍,加大市場拓展及運營……
現在的中光防雷,早已不是王雪穎初回成都時那個傳統防雷業務的小企業了。經過王雪穎15年的繼承和發展,中光防雷已在保障既有通信行業大客戶服務的基礎上,以優質供應商的口碑、地位,向通信行業大客戶的非防雷領域全力拓展經營。
與此同時,公司努力拓展電力、鐵路、新能源、石油化工等行業的防雷市場,積極推動和開展電磁防護、特殊安全防護產業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一盤更大的棋,已在王雪穎的謀劃下,悄然布開。 秋陽灑在微微泛著金邊的銀杏葉上,遠處的山野呈現出一片豐收的稻黃。中光防雷綜合樓旁的自動倉庫前,一輛貨車正在裝貨,激昂的歌曲從駕駛室飄出——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芳心似水激情如火夢想鼎沸;風雨彩虹,鏗鏘玫瑰,縱橫四海笑傲天涯風情壯美…… 陽光下的王雪穎目光堅定,眉頭舒展,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上一篇:愛企查:上海市避雷裝置檢測站有限公司與上海氣象局 上海市防雷中心的關系
下一篇:中國雷電電磁脈沖防護研究跨入世界先進行列